以前,基层农民种玉米多数是按照经验来施肥、浇水。现在,通过借助土壤肥力数据分析,能够精确地知道哪块地缺啥肥,需要补多少。这样一来,玉米产量提高了,质量也更好。农业数据要素一旦被合理利用,就能打开农业现代化的大门。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农业数据要素相关知识,2025年7月31日下午,我院北京农业科技大讲堂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胡林研究员,为大家讲解“农业数据要素: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大家科普农业数据要素基本概念与利用模式,助力数据要素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胡林研究员在虚拟演播厅直播中
直播过程中,胡林研究员从生产要素的演进与数据的崛起、什么是农业数据要素、数据要素在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数据要素的获取与应用、管理与治理、资产化与市场流通、面临的挑战与系统化应对、未来展望与政策导向等内容进行了分享。首先,盘点生产要素的历史变迁,介绍数据成为第五大生产要素的背景,科普数据要素的经济学特性、核心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的机制等内容。然后,分享了数据采集的主要方式、农业数据要素应用的典型案例,讲解数据治理的基本框架、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确权的定义和流程、数据资产登记、数据流通与交易机制等内容。最后,点明数据要素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数据碎片化与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与真实性、数据孤岛与流通受限、法律伦理与安全风险等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与政策建议。
直播课堂在专题网页、微信等平台同步播出
直播讲座在北京农业信息网专题、微信和抖音等平台进行了同步播出,吸引了京津冀和周边地区政府部门、企业园区、生产基地、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业科技人员、基层农技员、合作组织成员、农业领军人才和广大农户等近4000人次收听收看。大家表示,通过观看讲座,了解到数据要素的特性与核心价值,学习了农业数据要素应用的典型案例,强化了农业数据要素的科学认知。同时,本次讲座对加快释放农业数据价值,以数智农业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